三農問題是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重視的工作。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臻完善,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逐漸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原來的公社化體制集體勞動代之以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不僅生產力得到了解放而且所有制和分配形式也由單一的形式變成了多樣化的形式。由此農村中利益主體出現(xiàn)多元化利益訴求出現(xiàn)多樣化的趨勢,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問題、新的矛盾,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化解這些矛盾,是廣大農村基層干部面臨的新課題,需要我們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講話中隊群眾工作高度重視,為做好農村基層工作指明了方向。
新時期農村基層工作的特點: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和社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fā)展的新形勢下,農村基層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xiàn),給做好群眾工作帶來了許多挑戰(zhàn)。
(一)、主體的多元性。在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過程中,所有制實現(xiàn)形式和分配方式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就使得新時期群眾主體具有多元性的特點,現(xiàn)在既有傳統(tǒng)意義上的農民也有常年外出打工的農民工,既有傳統(tǒng)意義上的群眾工作內容,也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產生的新問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貧富差距有不斷拉大的趨勢、群眾民主法制意識的不斷增強,農村各階層的群眾主體都相應出現(xiàn)一些矛盾和問題。(二)、工作內容的復雜性。改革開放以前的群眾工作,主要是圍繞政治問題展開,政治利益居于中心地位。新時期的群眾工作,經濟問題成為中心問題,由于貧富差距拉大,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少數(shù)仍然相對貧困的人有不平衡心理甚至有不勞而獲的思想,一旦出現(xiàn)相關事件便使得變得更加復雜。有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更為復雜。(三)、思想的對抗性。干部與群眾之間本是魚與水的關系,思想一致、感情融洽。但是一些干部工作作風粗暴、簡單的一刀切的工作方式傷害了群眾的樸實情感,引起了群眾誤解和不信任。尤其是一些困難群眾因家庭負擔過重而產生抵觸情緒,因收益少而存在失衡心理,導致干群關系不是在交流中縮小距離,而是在實踐中擴大分歧,久之,則產生對抗心理,給干部與群眾之間增加了障礙和難度。(四)、工作的艱巨性。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不斷前進和民主法制建設的加強,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法律意識和民主意識有了增強,但群眾的道德素質卻沒有水漲船高,反而在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部分的道德滑坡現(xiàn)象。一些群眾很懂得用黨的方針、政策和法律知識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甚至曲解黨的方針、政策和法律的含義。但是不習慣也不愿用法律和道德來規(guī)范和約束自己的言行,無形中給黨的群眾工作帶來了阻力。
四點堅持搞好基層農村工作:
1.以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為契機,提高基層黨組織處理農村群眾工作的能力。基層黨組織直接面向廣大農民群眾,是連接黨組織和廣大農村群眾的紐帶和橋梁,是直接執(zhí)行黨在農村各項政策的直接執(zhí)行者。群眾工作是其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其中包括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把群眾的訴求集中起來加以處理、把上級的工作部署落實到位而且得到群眾的支持。因此,加強新時期群眾工作,首先要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以及農村各項建設的領導作用。一要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建設。堅持把政治上靠得住、作風過硬、善于做群眾工作、敢于負責、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干部選拔到基層領導崗位上。根據(jù)形式和任務的變化,對基層干部進行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訓,不斷更新原有的方式方法以及工作思路;二要切實把“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貫穿于基層工作之中,時刻注意社情民意的變化,時刻把群眾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作為衡量工作的重要標尺,保證決策和決策的制定的現(xiàn)實依據(jù)是滿足群眾的需要;三要大力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加大力度懲治不正之風,在改進作風中贏得群眾信任。努力消除群眾對干部作風問題的厭惡性和對抗性。
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夯實物質基礎,在和諧社會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中落實各項農村群眾政策。毛澤東同志曾經一針見血的指出:“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做新時期群眾工作必須要善于將群眾的發(fā)展意愿和科學發(fā)展觀有機融合,在保障群眾的經濟增收過程中化解矛盾,切實做到“發(fā)展為了群眾、發(fā)展依靠群眾、發(fā)展成果人民共享”。一要立足實際,選準一條既能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等,又符合國家的相關政策、符合市場經濟規(guī)律的科學發(fā)展之路;二要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不孤立的就解決三農問題而解決三農問題,應實施工業(yè)和農業(yè)互動發(fā)展互相促進的戰(zhàn)略,在工業(yè)化進程中推動農業(yè)發(fā)展,在工業(yè)農業(yè)互動發(fā)展的過程中增加廣大群眾的收入;三要采取有效措施盤活現(xiàn)有集體經濟。采取多種措施發(fā)展集體經濟,切實在集體經濟的發(fā)展壯大過程中增強基層黨組織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四要圍繞群眾的增產增收問題開展必要的服務工作。加大資金、技術、人力、物力的幫扶力度,培養(yǎng)相關技術人才、培訓相關行業(yè)的管理人員,積極聯(lián)系金融單位按照相關政策提供小額無抵押貸款等措施,解決好群眾發(fā)展無路、無錢、無經驗的問題。五要進一步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逐步提升廣大群眾的生活水平。同時,充分尊重群眾的意愿,保護群眾自主經營積極性。
3.以基層民主建設為切入點,落實好群眾各項權利。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條件?;鶎诱嗟母母锪Χ?、行政職能的轉變力度、民主建設的推進力度由于種種原因滯后于經濟發(fā)展的步伐。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應以基層民主建設的切入點。一要擴大黨內民主渠道,通過落實民主集中制、實施黨務政務公開等形式,引導廣大群眾有序的參與到政治生活中;二要廣泛宣傳《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及基層民主管理的系列制度,并在基層干部的選拔任用上充分尊重群眾意愿,落實好群眾的參與權、知情權、選舉權、監(jiān)督權,確保群眾的民主權利得到落實。三要積極向群眾宣傳法律法規(guī)等相關知識,不斷增強廣大群眾法律意識、主人翁意識,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要運用現(xiàn)代化的各種載體,傾聽民意解民憂。一方面充分利用網(wǎng)絡、手機等現(xiàn)代通迅工具,傾聽群眾意見,受理群眾問題,為群眾參政議政、反映問題提供便利的渠道。另一方面積極發(fā)揮傳統(tǒng)的交流渠道如廣播電視的作用,積極宣傳群眾參政議政的典型,引導更多的群眾步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軌道;五要適應新形勢,定期研究分析基層民主政治管理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探索民主政治管理新路子,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有序前進。
4.以思想政治工作為著力點,在宣傳教育中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新時期群眾工作依然要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yōu)勢,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發(fā)動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一要充分結合干部包村等工作,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二要充分利用村莊、社區(qū)辦公活動場所加強對群眾的教育培訓。一方面要根據(jù)大多數(shù)群眾的普遍愿望,溝通協(xié)調或聘請有關部門的技術骨干、專家為群眾開展相關技能培訓,提高群眾的發(fā)家致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各種教育活動,不斷提高群眾的認識水平和判斷能力;三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工作路線,以維護群眾利益為根本出發(fā)點,切實深入到群眾中去,下力氣解決難點問題,尤其是貧困人口的生活問題,幫助貧困群眾盡快走出困境。
相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新農村建設的大好形勢下,通過各級黨委和政府的不懈努力,農村的群眾工作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
【背景材料】最近,中央、省委領導同志對“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作出重要批示,就深入持久地開展好這項活動提出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把這項活動作為一項長期任務,增強主動性和自覺性,在走得深入、轉得到位、改得徹底上下工夫,不斷把“走、轉、改”活動引向深入。
【相關評論】 “走、轉、改”活動,是新聞戰(zhàn)線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任務。從延安窯洞里的廣播電臺,到沂蒙山區(qū)的報紙編輯部,到新時期好記者陳中華,走進基層,向群眾學習,一直是我黨新聞事業(y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白?、轉、改”活動開展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積極響應,廣大新聞工作者踴躍參與,版面上和鏡頭里來自基層的聲音多了,生動鮮活、打動人心的作品也多了,廣大編輯記者普遍感到,到了基層,接了地氣,開闊了眼界,接受了教育,得到了鍛煉,與群眾的感情更深了。
【熱點評述】不斷深化這項活動,“走”要走得深入?;鶎邮侨嗣袢罕娚a生活的第一線,是新聞事業(yè)生長的沃土,是新聞工作的源頭活水。新聞工作者要真正沉到基層、融入生活,不能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切實解決好新聞宣傳工作的源頭和方向問題。走得深入,關鍵是思想感情深入。要真正俯下身、彎下腰,身入心入,在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中,把握群眾脈搏,感知群眾疾苦,激發(fā)思想的火花,激活創(chuàng)造的靈感。這樣,新聞報道才能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與群眾生產生活實際、與時代同頻共振,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不斷深化這項活動,“轉”要轉得到位。為了人民、服務人民是新聞宣傳的本質所在,新聞工作一刻也不離開人民群眾。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密切同群眾的聯(lián)系,增進同群眾的感情,切實解決好新聞工作者“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轉得到位,關鍵是轉得自覺。要轉換片面追求所謂“新聞效應”、“吸引眼球”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摒棄漠視基層、遠離群眾的不良作風,不斷強化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真心拜群眾為師,虛心向群眾學習,在平凡人的生活百態(tài)中發(fā)現(xiàn)真善美的“火花”,在普通民眾的衣食住行中反映改革發(fā)展成就,真正讓人民群眾成為新聞報道的主體。
不斷深化這項活動,“改”要改得徹底。新聞的生命力在于真實,新聞的感染力在于鮮活。要倡導講新話、講真話、講短話、講家常話,切實解決好新聞報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問題。改得徹底,關鍵是改得堅決。要真正摒棄空話套話連篇、官腔學生腔標準腔泛濫的不良習氣,用老百姓喜歡聽的語言風格,用普通人看得懂的表達語句,多一些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多一些短小精悍、言簡意賅,使新聞報道讓人們愛讀愛聽愛看,讓這個偉大時代的主流價值和鮮活美好走進公眾視野和心田。
【點評】要建立健全下基層工作制度,完善編輯記者崗前和在崗培訓制度,健全激勵機制,加強督促檢查,以管長遠的制度建設,確?;顒映B(tài)化、制度化,激勵引導更多編輯記者深入基層、走進群眾,切實轉變作風、改進文風,為加快經濟文化強省建設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