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班次(點擊打開)
近日成都十歲男孩瑞瑞(化名)成功舉辦了慈善音樂會,并將所得善款全部捐贈給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與此同時,年僅十歲的他已經完成了第一部萬字全英冒險小說,第二部也即將完稿。并且小小年紀已熟練掌握英語、德語,目前正在學習西班牙語。
聯(lián)想到我自己,從小學習英語到現在還在疲于應付英語考試,更枉論什么才藝。“終點線輸給了起跑線”這句網友的評論此時想來真是扎心。再加上最近的熱點新聞“小學生大數據分析蘇軾”“家委會的競選”,代際分配導致的教育差距已然是攤在眼前的殘酷事實。
瑞瑞的父母曾留學德國,在瑞瑞兩三歲的時候就引導他對于音樂、語言方面的興趣。這是我兒時完全不曾接觸到的。好在現在和二十年前不同了,越來越多的家長將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再窮不能窮教育”在這一代家長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亢奮著、焦躁著、擔憂著,興趣班的數量仿佛成了衡量能否贏在起跑線的一道坎。
然而這樣真的能贏在起跑線嗎?家庭環(huán)境、接觸到的社會背景、教育資源凡此種種建構了我們最初的世界觀價值觀。而這種差距不能通過努力完整地彌補。相較于山村里的孩子我很幸運,在城市考大學要容易得多。但是他們不努力嗎?他們也許比我刻苦得多,但是資源的天平分給他們的實在太少了,而要突破社會階層的屏障壓力太大了。宋家三姐妹,梁家滿門院士這些并不是偶然。
“勤能補拙”是我們小時候一直被教導的,現實卻會告訴我們,也許我們拼盡全力才能得到的東西,有些人輕而易舉就能拿到。社會的流動性不足,階級固化問題令人沮喪,難道我們就只能止步于嘆息社會的不公了嗎?
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指出,“對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的安排應能使這種不平等不但合理的指望每個人的利益而且與向所有人開放的地位和職務聯(lián)系在一起”。其主要表達的思想是,在整個社會中,正義的制度并不是要使每一個人都得到相同的利益,而是在于建立一種使每個人都能獲得最大利益的正義制度。所以正視差異是首要的,必須理性地看待這一點,這個世界不存在絕對的公平,抱怨嘆息并不能解決問題。
我們擁有的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那么多,唯一能夠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有努力與否,當“比你優(yōu)秀的人還比你努力”時,也許只有更加更加地加倍努力才行。我們無法左右代際分配帶來的影響,但是我們能夠把握代內分配中的發(fā)展部分。想要闖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很不容易,但是總是會有那樣的“英雄”,而平凡的我們不能缺少破釜沉舟的勇氣。努力并不是成功的萬能鑰匙,但是不下功夫連一塊敲門磚都沒有。
突然想到快高考那段時間,學校一遍遍地播報賀舒婷的《我憑什么上北大》,“我只是想,哪怕北大只招一個名額,為什么不可能是我?”這句話我今天還有些印象。也許當時我該更努力一些,可是如今也不算晚。
耽于享樂,那么此刻就已經是生命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