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最早出現(xiàn)行政這一概念是在《___________》上。
2、發(fā)表了公共行政學的開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作者是___________。
3、被稱為 “組織理論之父”的是___________。
4、提出管理五項職能和14條管理原則的是___________。
5、1876年___________在《論譯書》中提出 “我國公卿要學習行政學”。
6、公共行政學研究的第二種取向是___________,它產生于美國羅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對公共行政脫離政治的批判。
7、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對___________問題進行研究。
8、組織文化包括組織觀念、法律意識、道德感情和價值觀等,其中___________是組織文化的核心。
9、要正確地界定政府職能,必須正確地處理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組織、政府與___________的關系,同時也必須考慮到社會的發(fā)展程度和政治民主的發(fā)展的水平。
10、政府為公眾服務首先表現(xiàn)在其___________上。
11、最典型的自治體地方政府體制是___________國地方政府形式。
12、中國地方政府是以___________為原則的政府形式。
13、新公共行政認為傳統(tǒng)的公共行政有依附于效率原則的技術主義傾向,甚至把效率原則當作基本價值觀。新公共行政提出許多替代與補充,其中___________是核心的概念。
14、新公共行政主張參與行政。一是主張___________參與。二是主張在組織決策過程中下層機關工作人員的積極參與。
15、考任制源于我國古代___________,現(xiàn)已被世界各國所采用。
16、在四分圖理論的基礎上,布萊克和莫頓于1964年提出了___________理論。
17、___________是美國用法律制度把政黨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產生的一種人事行政機構。
18、我國國家公務員的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___________兩個序列。
19、我國國家公務員的培訓主要有初任培訓、任職培訓、業(yè)務培訓和更新知識四種。此外,調入行政機關的人員還必須進行___________。
20、在我國,實行地區(qū)回避的主要是在___________以下的地方人民政府擔任主要領導職務的公務員。
21、機關行政具有機關行政的事務性、機關行政的___________和機關行政的時效性等特征。
22、對于公文管理,周恩來總理曾指示說,第一要___________,第二要準確,第三要迅速。
23、行政機關檔案的功能主要在于其具有___________和參考作用。
24、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由事務處理層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___________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和決策支持層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三個功能層次構成。
25、對行政決策權的合法性的監(jiān)督一般由___________進行。
26、專家咨詢系統(tǒng)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27、行政執(zhí)行的一般過程可以分為準備階段、___________和總結階段。
28、行政監(jiān)督主體由三方面主體構成:一是法定監(jiān)督主體;二是法律、政策的授權的行政監(jiān)督主體;三是___________。
29、對監(jiān)督對象未構成犯罪,僅構成違反政紀的案件,由___________調查處理;對監(jiān)督對象構成犯罪的案件,由檢察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30、我國審計機關設立了審計機關駐地方派出機構和駐部門派出機構。目前,審計署在地方___________個城市設立了駐地方特派員辦事處。
31、建國以來,我國一直實行的是單式預算,從1992年起我國由以往的單式預算開始改按___________試編,即把全部預算收支按其性質分別編制,分成經(jīng)常性預算和建設性預算。
32、經(jīng)過法定程序審查批準的___________和地方各級預算,組成國家預算,具有法律效力。
33、稅收產生的先決條件是國家的___________。
3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正式生效的日期是___________年1月1日。
35、據(jù)考, “法治”一詞是古希臘人___________最早提出的。
36、國務院對行政法規(guī)的審議,一般通過___________來進行。
37、根據(jù)《立法法》,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應當在公布后的___________天內報有關部門備案。
38、行政方法的內容包括基本手段、___________ 和技術方法三個方面。
39、行政程序從縱向可分為行政計劃準備、決定計劃、執(zhí)行計劃、___________與考核獎懲等。
40、公共組織的高級決策層所表現(xiàn)的效率,是___________,又稱決策效率。
41、自由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哈耶克、老弗里德曼夫婦、小弗里德曼、諾齊克、羅斯巴特、米塞斯以及公共選擇學派的布坎南和圖洛克。其中哈耶克、老弗里德曼和___________曾獲得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
42、___________是政府再造的重要內容。
二、單項選擇題
1、公共行政的首要特點是它的( )。
A、政治性
B、公共性
C、民主性
D、法制性
2、發(fā)表了公共行政學的開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 )。
A、泰勒
B、韋伯
C、威爾遜
D、古德諾
3、20世紀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職能概括為( )。
A、計劃、組織、人事、指揮、協(xié)調、報告、預算
B、領導、決策、組織、指揮、協(xié)調、人事、預算
C、計劃、領導、人事、指揮、組織、報告、預算
D、計劃、領導、人事、溝通、協(xié)調、組織、預算
4、我國最早提出學習行政學的是梁啟超,他于1876年在( )中提出“我國公卿要學習行政學”。
A、《行政學原理》
B、《論譯書》
C、《行政學的理論與實際》
D、《行政學》
5、公共行政環(huán)境的( )首先表現(xiàn)在各種公共行政環(huán)境之間的差異性上。
A、約束性
B、復雜性
C、不穩(wěn)定性
D、特殊性
6、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最先提出對公共行政環(huán)境問題進行研究。
A、高斯
B、里格斯
C、德魯克
D、古立克
7、公共行政生態(tài)學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態(tài)學》于1961年發(fā)表,該書的作者是( )。
A、里格斯
B、古立克
C、德魯克
D、高斯
8、公共行政生態(tài)學的代表作是里格斯的( )。
A、《美國社會與公共行政》
B、《公共行政生態(tài)學》
C、《比較公共行政模式》
D、《政府生態(tài)學》
9、組織文化包括組織觀念、法律意識、道德感情和價值觀等,其中( )是組織文化的核心。
A、組織觀念
B、價值觀
C、道德感情
D、法律意識
10、公共行政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是( )。
A、政府職能
B、行政監(jiān)督
C、行政決策
D、行政體制
11、我國于1998年又進行了機構改革,改革后的國務院原40個部門減為( )。
A、30
B、31
C、28
D、29
12、政府只是充當 “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時期是( )。
A、自由資本主義
B、前資本主義
C、當代資本主義
D、壟斷資本主義
13、政府由 “守夜人”變成“社會主宰者”的時期是( )。
A、前資本主義
B、自由資本主義
C、壟斷資本主義
D、當代資本主義
14、內閣制,起源于18世紀的( )國,后來為許多西方國家所采用。
A、英國
B、美國
C、日本
D、加拿大
15、英國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 )體制。
A、三權分立制地方政府
B、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
C、行政體地方政府
D、自治體地方政府
16、對于一般的省、市、縣、鄉(xiāng)而言,實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自治鄉(xiāng)就是( )的行政區(qū)。
A、特殊型
B、發(fā)展型
C、傳統(tǒng)型
D、現(xiàn)代型
17、我國由人民代表投票選舉產生政府領導者的制度屬于( )。
A、選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18、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開招考司(局、廳)級和處級領導者的制度屬于( )。
A、聘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選任制
19、美國的文官委員會、日本的人事院等機構屬于( )類型。
A、部外制
B、部內制
C、折中制
D、黨統(tǒng)一領導制
20、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物,它源于中國古代的科舉制,而始于( )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
A、美
B、日本
C、法
D、英
21、世界上第一個建立文官制度的國家是( )。
A、法國
B、美國
C、中國
D、英國
22、職位分類最早產生于19世紀的( )國,后被許多國家所效仿。
A、法
B、美
C、中
D、英
23、行政評估準備階段,評估工作的第一步是( )。
A、明確評估目的
B、選擇評估標準
C、培訓工作人員
D、確定評估對象
24、1987年頒布實行的《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地方性法規(guī)備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備案的地方性法規(guī)、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應于批準之日起的( )日內報送國務院各十五份。
A、十五
B、三十
C、四十五
D、六十
25、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及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制定和發(fā)布的規(guī)定、辦法、實施細則等規(guī)章應于批準之日起( )日內將其文本、起草說明、備案報告等有關材料一式二十五份報國務院備案。
A、十五
B、三十
C、四十五
D、六十
26、對涉及國家行政機關以外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案件,需要給予處分的,則只由( )給予黨紀處分。
A、檢察機關
B、行政監(jiān)察機關
C、黨的紀律檢查機關
D、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和行政監(jiān)察機關
27、國家預算中占主導地位的是( )。
A、中央預算
B、縣級預算
C、省級預算
D、市級預算
28、稅收制度的核心內容是( )。
A、稅種
B、稅法
C、納稅人
D、稅率
29、目標管理方法是( )于20世紀50年代,應用系統(tǒng)論、控制論、信息論和人際關系理論而提出的一種新的管理方法。
A、德魯克
B、西蒙
C、伍德沃德
D、菲德勒
30、從20世紀( )年代開始,西方發(fā)達國家相繼開始進行行政改革,然后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因為實行市場化也進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A、50
B、60
C、70
D、80
三、多項選擇題
1、作為行政學的學科體系的建立是由( )完成的。
A、懷特
B、魏勞畢
C、泰勒
D、韋伯
E、費富納
2、公共行政學的特點是( )。
A、公共行政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
B、公共行政學是應用性的學科
C、公共行政學是政治性較強的學科
D、公共行政學研究的廣泛性
E、公共行政學的發(fā)展性
3、下列屬于文化環(huán)境要素的是( )。
A、法律制度
B、意識形態(tài)
C、道德倫理
D、價值觀念
E、教育
4、組織文化包括( )。
A、組織觀念
B、法律意識
C、管理對象
D、價值觀
E、道德感情
5、著名經(jīng)濟學家薩繆爾森在《經(jīng)濟學》(第十六版)中,認為政府的經(jīng)濟職能主要有( )。
A、執(zhí)行國際經(jīng)濟政策
B、通過宏觀經(jīng)濟政策穩(wěn)定經(jīng)濟
C、確保社會公平分配的職能
D、提高經(jīng)濟效率
E、改善收入分配
6、按社會制度劃分,行政體制可分為( )。
A、原始社會的行政體制
B、奴隸社會的行政體制
C、封建社會的行政體制
D、資本主義社會的行政體制
E、社會主義的行政體制
7、下列實行總統(tǒng)制的國家有( )。
A、墨西哥
B、德國
C、新加坡
D、埃及
E、丹麥
8、行政區(qū)劃的類型可以分為( )。
A、傳統(tǒng)型
B、現(xiàn)代型
C、特殊型
D、發(fā)展型
E、經(jīng)驗型
9、非營利組織在提供公共服務中的作用表現(xiàn)在( )。
A、在制度建設方面有倡導作用
B、監(jiān)督市場
C、監(jiān)督政府
D、中介作用
E、維護良好的社會價值
10、在四分圖理論的基礎上,( )于1964年提出了領導方格圖理論。
A、利克特
B、斯多基爾
C、莫頓
D、沙特爾
E、布萊克
11、西方各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共同之處主要是( )。
A、公開考試、擇優(yōu)錄用
B、嚴格考核、功績晉升
C、政治中立、職務常任
D、人事分類、依法管理
E、政務官不與執(zhí)政黨共進退
12、下列實行職位分類制度的國家有( )。
A、美國
B、法國
C、中國
D、英國
E、日本
13、我國國家公務員調配的基本形式是( )。
A、調任
B、轉任
C、輪換
D、掛職鍛煉
E、借用
14、工作控制是對具體執(zhí)行工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 )。
A、計劃控制
B、標準控制
C、程序控制
D、成本控制
E、質量控制
15、行政組織中的溝通存在的障礙主要有( )。
A、心理與語言障礙
B、組織結構障礙
C、信道障礙
D、職位與專業(yè)障礙
E、接受障礙
16、我國行政監(jiān)察機關的輔助職權包括( )。
A、對監(jiān)督事項涉及的單位和個人的查詢權
B、查處違法違紀案件時的請求協(xié)助權
C、對違反行政紀律取得的財物的處置權
D、行政處分權
E、建議權
17、權力機關監(jiān)督的內容主要包括( )。
A、工作監(jiān)督
B、侵權犯罪監(jiān)督
C、法律監(jiān)督
D、政治監(jiān)督
E、瀆職犯罪監(jiān)督
18、在我國,根據(jù)國家職能的區(qū)別,將財政支出區(qū)分為( )。
A、經(jīng)濟建設費
B、社會文教費
C、國防費
D、行政管理費
E、其他支出
19、按照行政計劃的主體劃分,行政計劃的類型可以分為( )。
A、地方計劃
B、中央計劃
C、國防計劃
D、基層計劃
E、資源計劃
20、下列屬于行政費用測量法的方法有( )。
A、單位費用測量法
B、計件費用測量法
C、行政職能測量法
D、標準比較法
E、人均費用測量法
21、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的一般性指標包括( )。
A、經(jīng)濟指標
B、效率指標
C、公平指標
D、效能指標
E、政治指標
22、在新公共管理運動中,彼得斯提出的政府模式主要有( )。
A、市場政府模式
B、參與政府模式
C、解制式政府模式
D、彈性化政府模式
E、科層政府模式
四、問答題(含簡答題和論述題)
1、公共行政環(huán)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政府干預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3、簡述政府文化職能的主要內容。
4、要實現(xiàn)政府職能的轉變,就必須正確界定政府在社會中的角色,要做到這一點,你認為政府需要處理好哪些關系?
5、試述行政體制的作用。
6、試述公共組織的作用。
7、什么是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試述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的關系。
8、試述行政領導者應該具備的能力。
9、行政決策程序應該包括哪些步驟?
10、行政指揮在行政執(zhí)行過程中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11、試述行政協(xié)調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12、試述行政監(jiān)督的作用。
13、法制監(jiān)督具有哪些特征?
14、社會監(jiān)督有效性具有的兩個前提是什么?
15、簡述行政立法的原則。
16、簡述行政改革的阻力。
17、簡述行政改革的動力。
五、重要名詞
組織文化 行政區(qū)劃體制 公共組織結構 管理層次 管理幅度 委任制 行政領導責任 人事行政 行政決策 個人決策 科學決策 選擇性招標采購 行政立法 行政法規(guī) 標桿管理 電子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