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先進耐磨蝕及功能材料研究院”(簡稱“耐材院”)是暨南大學直屬科研機構。“耐材院”下設耐磨材料技術研究中心、3D打印材料技術及增材制造研究中心、耐蝕材料技術研究中心、材料表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醫(yī)用材料技術研究中心、功能高分子及復合材料技術研究中心等6個研究中心。“耐材院”建有“高性能金屬耐磨材料技術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廣東省耐磨及特種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fā)中心”等國家級和省部級創(chuàng)新平臺,配備精良的新材料試驗研究和檢測儀器設備,有一支國內知名的新材料研發(fā)團隊。
“耐材院”為工業(yè)技術研究院,主要開展金屬耐磨材料與摩擦學、耐蝕耐熱材料與腐蝕、3D打印材料技術、材料表面工程、生物醫(yī)用材料、金屬和高分子特種功能材料等領域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發(fā)、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人才培養(yǎng)與學科建設工作。
暨南大學先進耐磨蝕及功能材料研究院承擔國家和省部科技重大專項、自然科學基金和企業(yè)合作等項目,現(xiàn)由于項目研究的需要,公開招聘多名具備金屬材料背景的高級科研、教學、技術研發(fā)、成果轉化的“教學科研崗教師”及“博士后研究人員”,相關要求及待遇如下:
一、應聘要求:
【教學科研崗教師】:
1、在國內外知名大學或科研機構獲金屬材料相關學科博士學位;
2、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
3、一般不超過四十周歲(業(yè)績特別突出的人才,可適當放寬年齡要求);
4、能講授金屬材料相關專業(yè)課程;
5、具有獨立從事創(chuàng)新科研的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在金屬耐磨材料與摩擦學、耐蝕耐熱材料與腐蝕、金屬3D打印技術、材料表面工程或特種功能材料等領域已取得突出業(yè)績。
優(yōu)先考慮有國外學習和研究工作經歷者,優(yōu)先考慮有國內外企業(yè)技術工作經歷者,優(yōu)先考慮符合“暨南大學雙百英才計劃”和“暨南大學人才引進實施辦法(暨人[2014]34號)”(詳見暨南大學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處網頁http://personal.jnu.edu.cn)的人才。
【博士后】:
1、獲得材料相關專業(yè)博士學位,有金屬材料背景者優(yōu)先考慮;
2、具有良好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作為第一作者或者導師第一、博士第二作者已至少發(fā)表(含接收發(fā)表)過1篇SCI論文。工程類學科也可以是EI收錄的期刊論文;(暨研[2015]61號第六章第十四條(一))
3、年齡一般在四十周歲以下(含四十周歲的人員);(暨研[2015]1號第四條)
4、具有較強獨立科研能力,品學兼優(yōu),身體健康,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5、在站工作時間一般為三年,達到出站條件的,兩年即可申請出站。
二、待遇與工作條件:
【教學科研崗教師】:
暨南大學為入選者提供優(yōu)厚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提供具有競爭性的待遇,相關情況參見“暨南大學人才引進實施辦法(暨人[2014]34號)”。
【博士后】:
1、按廣東省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研究人員待遇,工資標準按暨南大學規(guī)定發(fā)放,相關標準參見《暨南大學全面深化博士后工作改革辦法(試行)》(暨研[2015]61號)第二章第二條、第三條,基本工資分級遞進式Ⅰ、Ⅱ、Ⅲ三個層級:
①Ⅰ級13萬元/年,Ⅱ級18萬元/年,Ⅲ級28萬元/年。(詳見下表)
基本工資層級與學術要求對照表
層級及要求 學科類別 |
Ⅰ級 |
Ⅱ級 |
Ⅲ級 |
13萬元/年 |
18萬元/年 |
28萬元/年 |
|
人文社科 |
在A3類期刊至少發(fā)表1篇論文。 |
在A2類期刊至少發(fā)表1篇論文,或在A3類期刊至少發(fā)表2篇論文。 |
在A1類中文期刊至少發(fā)表1篇論文(外文期刊另行規(guī)定),或主持1項國家級項目。 |
自然科學 |
在A1類JCR-Ⅱ區(qū)期刊至少發(fā)表1篇論文,或在A2類期刊至少發(fā)表2篇論文。 工程類學科也可以是3篇EI收錄的期刊論文;信息科學可以是3篇全國一級學會公布的ISTP收錄的期刊論文。 |
在A1類JCR-Ⅱ區(qū)期刊至少發(fā)表2篇論文。 |
在A1類JCR-Ⅰ區(qū)期刊至少發(fā)表1篇論文,或主持1項國家級項目。 |
備注:博士后主持以暨南大學為第一單位的省部級或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可抵算論文:人文社科類1個項目抵算1篇A3類期刊論文,自然科學類1個項目抵算1篇A1類JCR-Ⅱ區(qū)期刊論文。
②進站起,以13萬元/年為基數(shù),達到II級或III級科研要求,按相應層次標準發(fā)放,并自進站之日起開始計算補發(fā)相應層級工資;(暨研[2015]61號)第二章第二條、第三條)
③其他待遇:按學校規(guī)定保障住房,或提供0.2萬元/月的住房租金,協(xié)助解決子女入學;(暨研[2015]61號第二章第四條)
★達到III級要求的博士后,經個人申請、學校科研教學人員聘任程序通過,優(yōu)先留校工作。(暨研[2015]61號第四章第九條)
2、對博士后獎勵:
①自然科學博士后在A1類JCR-I區(qū)(中科院大類分區(qū)I區(qū))期刊發(fā)表論文的,自第2篇起,按3萬/篇獎勵。特別突出的論文,按學校相關規(guī)定獎勵。
②博士后主持的國家級項目,自第二項起,按5萬元/項獎勵。(暨研[2015]61號第三章第五條(一))
3、職稱評定:博士后在站期間可申報副高、正高職稱、指標單列。(暨研[2015]61號第四章第十條)
4、支持博士后申請各類基金資助、3~18個月出國深造、參加學術會議等,具體內容參見《暨南大學資助博士后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暨研[2013]28號)及《暨南大學“博士后短期出國(境)研究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暨研[2015]4號);
5、本研究院已具備從事耐磨材料技術研究、3D打印材料技術及增材制造研究、耐蝕材料技術研究、材料表面工程技術研究、生物醫(yī)用材料技術研究、功能高分子及復合材料技術研究以上六個方向研究的必要試驗條件。
三、申請材料:
符合條件并有意向加入我們團隊者,請將您的應聘申請材料(個人簡歷、研究工作內容簡介、發(fā)表論文情況等)發(fā)送至聯(lián)系郵箱:tzhangpeng@jnu.edu.cn,并注明“應聘教學科研崗教師+姓名+高校人才網”或“應聘博士后+姓名+高校人才網”。
1、個人簡歷一份;
2、近5年和近10年(分兩個階段)承擔的科研項目、發(fā)表的論文(注明SCI、EI收錄情況,期刊影響因子和論文他引次數(shù),JCR大類分區(qū)情況)、獲獎成果清單;
3、學歷學位證書及所有科研項目、獲獎及專利、標準情況的證明復印件;
4、5篇代表性學術論文全文;
5、在國外任職或在國內擔任重要職務的任職證明或證書復印件;
6、來校后的工作計劃和預期目標。
四:聯(lián)系方式:
校人力資源部門主頁:http://personal.jnu.edu.cn
耐材研究院主頁:http://iwrm.jnu.edu.cn
聯(lián)系人:張老師
聯(lián)系電話:020-85223562、+86-20-85220890
地址:510632廣州市黃埔大道西601號暨南大學第二理工樓343室
注:招聘啟事2017年12月30日前有效